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病前性格多有固执己见、依赖性强、心胸狭窄、办事认真等特点多数人发病前有社会心理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因往往在退休后社会生活范围缩小,住在与邻居相隔的单元房内与邻居间不相来住,环境改变,受身体条件的限制,与同事间的交往中断,人与人之间阻隔,有被社会抛弃的失落感
社会环境因素和病前性格、以往痛苦遭遇和原有的健康状况等潜在因素,促使其发生心理方面的改变,从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是经过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层层评估和严格审核后批准的省农合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建设特色专科的强院之策,整合中西医学是医院发展之路,不断传承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努力做到承中融西,为专业诊疗提供技术保障而导致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尽管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并相互交织,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多数医生对老年人情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一、遗传因素
医师在(1959)对一组不同年龄起病的老年抑郁病人进行调查,s先报道老年期s次起病患者的遗传负荷明显低于早年起病者医师在(1990)的调查也发现晚发病人有情感障碍家族史者占14.7%,而早发单相抑郁患者为45.5%有差异医师在(1996)对s发年龄大于60岁的45位情感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单相躁狂及双相情感障碍共11例,单相抑郁34例,有情感障碍家族史者2例,占4.4%由此推测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随年龄增大而减少
二、神经内分泌
正常老年人和抑郁性障碍的神经内分泌改变是常见的有时同一病人既有迟钝的TRH反应,又有异常的DST,有的只有其中之一,有的两者皆无年龄因素本身(60岁以上男性)即可造成迟钝的TRH反应神经内分泌改变的病理生理意义还不明确,有待进一步阐明
三、社会心理因素
国内的医师调查发现,老年期抑郁在病前重大生活事件发生率与中青年相似,但事件严重性较重事件类型为家庭冲突及躯体疾病而中青年事件类型是个人、工作、学习居丧反应是常见的,这种不良心境可持续1个月如能保持正常适应能力,应视为正常反应并非每个遭受重大生活事件都患病,也不一定患情感障碍
四、病前人格特征
正常老化过程也常伴有人格特征的改变,如孤僻、被动、依赖和固执等医师研究发现本病患者有明显人格缺陷,与正常老年人比有突出的回避和依赖人格特征老年人躯体疾病的存在可使这些特征更突出
五、大脑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
CT和MRI技术相继用于情感性障碍的研究45岁以上抑郁病人皮质下脑组织结构改变的发生率增加已经得到MRI影像学的证实这些损害可能与老年期抑郁的发生和预后有关国内医师等(1996)发现,有增龄性脑改变的老年人抑郁发病率高于无改变者,焦虑发生率也高关于老年情感障碍患者有无大脑形态学改变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追踪研究
六、生化代谢异常
近年研究发现单相抑郁症患者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E、脑脊液中NE、3-甲氧基-郑州焦虑症专科医院4-羟基苯乙二醇(MHPG)及其代谢产物不是降低而是升高而且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剂(TCA)升高NE、5-HT作用发生快,临床显效时间慢,使情感障碍的单胺学说受到挑战医师(1974)s先提出受体假说,认为抑郁症是脑内NE、5-HT受体超敏所致,受体超敏可能是抑郁病人大脑突触部位可利用的单胺减少的适应性反应,抗抑郁药物降低受体敏感性达到治疗作用
但帕罗西汀不下调β受体敏感性5-HT在抗抑郁药物和情感疾病的研究领域一直受到重视,选择性5-HT郑州心理咨询哪个医院好耗竭剂可逆转TCAs和MAOIs的抗抑郁作用,自杀者脑内5-HIAA含量明显降低有人发现,脑脊液5-HT浓度与抑郁程度相关,浓度越低抑郁越重此外,DA和GABA、胆碱能系统功能障碍也与情感性障碍有关
无论作用于单胺摄取还是受体阻滞的药物,都是从信使角度出发Wachtel(1988)提出第二信使假说:正常情况下,NE由cAMP传递信息,Ach由磷酸酰肌醇系统传递信息,双方平衡保持情绪正常cAMP系统功能减退导致抑郁,而增强则导致躁狂
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0371-60999339(点击可直接拨打),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