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下滑或暴躁易怒时,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青春期叛逆"或"学习压力大"。但你可能没注意到,这些变化背后可能藏着青少年抑郁的信号。抑郁在青少年身上往往表现得不典型,就像戴着面具,需要家长和老师多一分细心观察。
情绪变化是最早的警报
青少年抑郁很少直接说"我很难过",反而常表现为易怒、烦躁,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有的孩子会突然对曾经热爱的篮球、游戏或追星失去兴趣,整天躺在床上刷手机却并不快乐。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的医生发现,很多来就诊的孩子最初被家长误认为是"懒"或"不懂事",直到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才被重视。
身体不适是隐藏的求救信号
头疼、肚子疼、没胃口或暴饮暴食,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问题——这些可能是情绪问题的身体化表现。有些孩子会出现睡眠紊乱,要么整夜失眠盯着天花板,要么逃课睡到下午。更隐蔽的是精力下降:以前能轻松完成的作业,现在写半小时就喊累,记忆力也明显变差。
行为改变值得警惕
突然抗拒上学、成绩断崖式下跌、故意割伤手臂等自残行为,都是强烈的警示信号。有些孩子会沉迷网络世界逃避现实,或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极言论。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的案例显示,不少孩子在就诊前半年就出现过频繁请病假、丢弃校服等"预备性退缩"行为。
认知扭曲容易被忽视
"我什么都做不好""没人真正喜欢我"——这类绝对化的自我否定在抑郁青少年中很常见。他们可能过度自责,把小事放大成"证明自己失败"的证据,甚至产生"消失就好了"的念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成绩优异的孩子会隐藏得更好,表面正常实则内心崩溃。
当孩子出现多个上述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就需要专业评估了。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提醒:青少年抑郁不是"想开点"就能解决的,就像骨折不能靠安慰愈合。早期识别和专业干预,才能帮孩子找回应有的朝气。家长可以做的,是放下"小题大做"的顾虑,给孩子一个说真话的安全环境——有时候,一句"我注意到你最近不太对劲,想和我聊聊吗?"可能就是黑暗中的第一束光。
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0371-60999339(点击可直接拨打),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