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了儿童抑郁症,这对一些家长来说一定会感到困惑一个小孩怎么也会得大人才会有的病呢?其实,抑郁症不分儿童和成人,近些年来这种心理疾病还有明显低龄化的趋向而重症抑郁潜在的大危险就是自杀行为那么,面对孩子,我们作为家长又该怎样预防孩子抑郁呢?
孩子抑郁与大人有很大区别
一般来说,患抑郁症的儿童主要是由于家长给予的压力太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由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孩子在承受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学习压力的同时,在学习成绩问题上,只要家长感到不满意,孩子就会时常遭到指责和责骂
所以,处在这样家庭环境下的儿童是很容易受到心理伤害的其次,家庭环境不良、父母之间过多的争吵,家庭缺少温暖,同样可以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还有父母离异、亲人丧失、突发的意外事件、师生和同学关系问题等,也均可对儿童的弱小心灵构成伤害,导致儿童发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
儿童抑郁症和成年人有较大的不同,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因此,重视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儿童抑郁的症状有以下三种表现:
种是身体不舒服,例如恶心呕吐、厌食、腹部不适等,这是精神症状躯体化的缘故;第二种是急性抑郁反应,大多是受了突然出现的严重精神刺激后表现出惊恐、绝望、伤心流泪、失眠、夜惊多噩梦等,急性抑郁反应病程不长,容易恢复;第三种是慢性抑郁反应,表现为情绪低落,孤独少语、郁郁寡欢,甚至流露出“没有劲”、“不开心”等消的情绪
抑郁症患儿大多具有胆小、敏感、固执、任性、安全意识淡薄,主观性、依赖性强,忍耐性、灵活性差、以自我为中心和情绪不稳定的性格特征他们往往感到很孤独,认为没有人能理解他们,因而表现出情绪的不愉快、兴趣的减少、自我评价过低、言语减少、动作迟缓、行为的退缩、激惹性增高、好发脾气、恐惧不安、悲观厌世,甚至出现自杀的企图,同时伴有失眠、食欲减退和躯体不适感
警惕信号:情绪变化成绩下降
案例:小学三年级男孩小方的父母感情不合,吵起架来都会一走了之,小方独自在家常常没饭吃后来妈妈不辞而别,家人怕孩子受不了就告诉他“妈妈出远门了”,敏感的他说:“妈妈不要我了,我打了150个电话,她1个也不接”失望日益累积,从焦灼的等待发展到失眠、胃口不好、学习成绩下降近一次考试成绩挂了红灯,老师批评了几句,他竟恐惧到夺门而出,蜷缩在学校的灌木丛里,全身发抖
分析:作为孩子亲近的父母,容易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关键是要重视如果发现以下一些信号,父母要提高警惕:孩子的情绪变得十分暴躁郑州心理医生,经常发脾气甚至打父母;持续一段时间地自卑,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失去兴趣;人变得木纳迟钝,独来独往,郁郁寡欢;胃口不好,失眠,身体频频不适
支招:父母发现孩子出现异常问题的话,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助他一起分析,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再决定如何处理
和孩子单独吃饭、饭后的散步、短途旅行等都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好方法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父母无法调节孩子的抑郁情绪,则需请教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加以解决因为及时给这些孩子以心理辅导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辅助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到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是经过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层层评估和严格审核后批准的省农合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对于各科常规医疗收费项目的查询,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有关科室物价展板查询,杜绝随意抬高药品价格、乱收费、滥用药物等现象发生,平价不平质,全面保障患者权益正常状态
不要对孩子管得太死,而是要和孩子成为朋友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喜欢在同代人中寻找欢乐,寻求共处他们往往对父母过多的干涉表示反感,家长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尽量安排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他们与同龄儿童的交往,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多思考、多接触、多交流,多鼓励他们
过早寄宿易引发抑郁症
虹虹被送到精神卫生中心起初是因为“品行问题”从外婆和老师口中得知虹虹“从家里拿钱,还问亲戚借钱买礼物送给同学”可深入了解之后,发现虹虹其实患了抑郁症父母离异,妈妈总在女儿面前骂父亲抛弃娘俩,虹虹一方面渴望父亲回来,另一方面很自责,因为她认为“如果我够乖够好,郑州哪里有心理医生爸爸就不会不要我们”
表层的品行问题下,其实是抑郁症在孩子的心灵里,他(她)会问自己:“爸爸妈妈为什么不来照顾我?”在等待、要求而未果之后,渐渐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很失望,并转向攻击自己
分析:眼下,不少工作繁忙的年轻父母让孩子念寄宿制幼儿园但医师提醒,不是所有的幼儿适合寄宿生活有的父母认为,内向的孩子通过上寄宿制幼儿园可以培养其胆大、外向的性格
这其实是误解,天性胆小、内向、拘谨的孩子尤其不适合寄宿制,因为他们更需要来自双亲的呵护这时如果父母送他们上寄宿制幼儿园,就容易使他们产生紧张、焦虑、不安全感所以,即使要送孩子去寄宿制幼儿园,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否则,有些孩子很可能因为寄宿生活产生被父母遗弃的端想法,埋下抑郁症的种子
支招:父母要多关心孩子,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对他们多加开导,避免专制的家长作风,让孩子把自己心中的积郁倾吐出来,想办法耐心地解决或合理地解释,使孩子满意让孩子能从内心深处感到父母是他亲近的人,仍然一直在关心他们这样,孩子的忧郁心境就会得到改善和缓解
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0371-60999339(点击可直接拨打),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