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物是对睡眠产生作用的药物,使用安眠药物的目的是用安眠药物使失眠患者的睡眠能够达到产生正常睡眠结构及周期,并恢复白昼精力的目的
很多患者因对安眠药的认识和使用存在误区,对安眠药心存恐惧,担心用药后变傻,使失眠症得不到及时治疗即便很严重的失眠,也不敢吃一片安眠药
还有的患者依靠安眠药睡眠,自行选药、加量、停药、换药等,以致发生嗜睡、疲乏、药物依赖等不良反应
其实,在医生和药师指导下,如能正确认识安眠药作用、合理使用安眠药,可避免安眠药的不良反应,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安眠药如何使用?
安眠药物包括西药安眠药和中药安眠药西药安眠药物应该称为镇静安眠药物镇静安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中药的安眠药,一般是指安神药,近几年来,随着中医睡眠医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中药的安眠作用
按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进行分类,安眠药可分为短效(血中半衰期<10h)、中效(半衰期10~24h)及长效(半衰期>24h)注:所谓的半衰期就是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在体内经过代谢,血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为血药浓度高值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短效的安眠药物无蓄积作用,重复给药时无宿醉作用,但停药后戒断症状明显,较不舒服,而且很容易发生反跳性失眠(药物性失眠);而长效催眠药则与之相反
通常在治疗短暂失眠时以短效催眠药物为主,疗程约2~4周;而慢性失眠的治疗则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不可以大量服用安眠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眠药物一般应在睡前服用,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少神经抑制
已经服用了安眠药物后,就不要再进行紧张的工作,更不要读书学习对于入睡困难者,常选短效的安眠药;对于夜间容易觉醒,常选中效安眠药物;对于睡眠时间短,可以适当选在长效安眠药物
对于入睡困难者,可以选用起效迅速而作用时间较短的药物,如速可眠、安眠酮、佐匹克隆、右旋佐匹克隆等,以免在清晨醒来后出现药物的延续作用对于睡眠维持困难者,可以选用起效缓慢,但作用时间较长的药物如巴比妥类药物、安定、水合氯醛、艾司唑仑、奥沙西泮等
对于睡眠不实、多梦易惊,但白天又必须保持头脑清醒的患者,可以使用中效药物午睡后,晚间不能入睡者也可以采用中效药物对于同时合并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患者,还要同时配合使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药物进行配合治疗
不要与酒类一同饮用,或者在饮酒后立即使用安眠药物因为某些药物遇到酒精以后,其作用会变得更加强烈,服用后损伤肝脏,或引起健忘身体偏瘦的患者,应当适当减少药物的用量;正在服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服用安眠药的患者,应当避免驾驶汽车,或者操作复杂的机械,以防止发生意外长效型的安眠药物,其作用往往持续到第2天,如果第2天有重要的工作就很容易造成偏差要注意保管安眠药物,特别是对于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要避免过量服用药物家中有小孩的患者,更加注意防止儿童误服药物要警惕有自杀倾向的人,故意吞服过量安眠药物,一旦发现应立即将他们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精神科主要诊治: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头晕头痛、强迫症、精神障碍、狂躁症、双相情感障碍、神经衰弱、恐惧症、神经官能症、神经症、癔症、心理障碍、头痛头晕等疾病医院一直坚持采用中医、西医、现代化科技,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总之,安眠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并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选择逐渐减药、替代治疗、非药物治疗方法,以便摆脱依赖安眠药物睡觉的困境
个体化用药
失眠是一个常见症状,几乎90%以上的正常人都曾有过失眠的体验,一般短暂性或临时性失眠不一定需要看病吃药
长达2~3周以上的持续性失眠才需要看病吃药据统计,这类失眠大多数伴有神经精神科疾患,其中常见的是焦虑症和抑郁症,因此安眠药往往要同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一起使用,切忌自行其是,以免耽误疾病的诊断
安眠药的作用随剂量不同而异小剂量时产生镇静作用,中等剂量时可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大剂量时则产生麻醉、抗惊厥作用
不同类型的失眠症,选用药物的品种也不同
对入睡困难的失眠病人,要用超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短,只有0.5~3小时,服用后可使病人很快入睡,如司可巴比妥、氯硝安定、三唑仑(酐乐欣、海乐神)、唑吡坦片(思诺思、乐坦)、咪唑安定等
对维持睡眠困难、噩梦频频的失眠病人,可选用短效或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稍长,为6~8小时,可加深慢波睡眠并缩短其时间,如舒乐安定、唑吡酮(忆梦反)、劳拉西泮(罗拉)等
对早晨早醒的失眠病人,应采用中效或长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长,为12~15小时,可延长总睡眠时间,如硝基安定等
有人认为安定作为催眠药不错,其实安定起效虽快,但半衰期太长,达20~90小时,患者往往第二天醒来还昏昏沉沉,所以此药并不适用于催眠,相反用于白天抗焦虑效果比较理想
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0371-60999339(点击可直接拨打),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